信息公开
首页 公开目录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学科 对外交流与合作 其他信息
年度工作要点
年度工作要点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基本信息 > 年度工作要点 > 正文
关于印发《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3-05] 阅读次数:[]

西财大党发〔2024〕8号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经2024年2月29日党委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扎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共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委员会      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

                         2024年3月4日

 

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4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拓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年、学科建设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筑办学治校政治根基

1.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互促。

2.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专题研学。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实施意见》,制定《教职工周三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制度》。学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做好铸魂育人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团队建设,持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阐释。

3.抓好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建立二级党组织向学校党委汇报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重视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处置工作流程,加强研判反馈与引导,落实分级响应与联动处置机制。推动宣传工作下基层,深入挖掘新闻素材,加大专题报道与深度采访。用好用活各类宣传平台,展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特色亮点,提升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

4.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党支部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开展党委书记与基层党支部书记座谈,加大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做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全面深化党建“双创”工作,做好省级第三批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评估验收工作,省级第四批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校级第二批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创建工作。切实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5.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出台《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方案》,巩固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提升干部服务师生的意识与作风,优化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强化干部推动学科建设突破、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主动作为,化解基层困难,回应师生诉求,切实担当作为。开展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研判,做好干部挂职选派,推进干部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干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严格落实干部个人事项申报管理。

6.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宣传工作。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完善“两个责任”清单,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后勤管理、财务工作专项整治工作。一体化推进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推动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巡察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调,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完善问题线索主动发现和及时查处机制,加强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促改,严肃执纪问责。常态化开展校内巡察工作。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

7.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拓展并深化“社会调查+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模式。加强思政课建设,确保建设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落实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制度。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与融通机制,打造优质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资源,推进课程思政的融合应用。组建大学生“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宣讲团,用鲜活案例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开展相关活动,组织遴选并展示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8.做好统战、工会、共青团和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协助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统战信息宣传和理论研究,支持党派团体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引导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凝心聚力,助力发展。以党建促团建,落实新一届团学研代会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团学干部思想政治引领,锤炼担当务实作风,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持续做好离退休职工精细化服务。

9.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以省级“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以校园消防安全为重点,加强稳定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与安防设施设备建设,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体系。积极开展稳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二、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10.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出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年”工作方案》,巩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年活动。加快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开展教育观念学习大讨论,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进一步落实OBE理念,促进成果导向融入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毕业要求以及培养目标达成等维度。积极开展“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教学名师”培育,重点培育1-2个项目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力争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组织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验收,推广新文科实践成果,引领各专业开展新文科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11.着力加强专业建设。着力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组织校级验收评审检查,高质量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及省级验收评审。调研论证新增专业申报与调整,开展新设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检查,组织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资格申报,推进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专业认证申请及准备工作,开展微专业申报与建设,整合校内跨学科资源,促进文理、文工等专业融合发展。

12.切实做好课程建设。积极做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培育与建设,开展一流课程中期检查,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项,省级“一流课程”6项。加强行业企业共建课程,完成一流本科课程、特色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各类课程结项工作。优化通识课程设置,加强“四史”、美育、劳育等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课程体系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

13.持续做好教材建设。强化校院两级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职能,严格教材管理与审核,开展教材选用专题研究,积极选用经典教材以及名师名课名教材。加强校级教材遴选、校级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出版审核,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1-2部。推进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建设,开展实践案例评选,丰富项目案例,实现校企共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数字化教材建设,严格落实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覆盖率。

14.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引领及经验推广,提升未来学习中心使用率及智慧学习系统覆盖率,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创新。设立校级智慧教学专项建设经费,积极探索院级优课优酬机制。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与集体备课,组织好“课堂创新大赛”“思政教师大练兵”“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教学交流与教学技能竞赛。将未来学习中心及智慧学习系统课堂教学改革数据融入教师全要素评价及学院绩效考核。加快未来学习中心二期建设,确保顺利投入使用。

15.强化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拓展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持续推广“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扎实开展实践教学、社会调研、学科竞赛、实习实训月、第三方评估等实践教学活动。扩大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专业覆盖面,提升应用型选题比例,引导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行业企业需要、教师科研项目、教学研究、学科竞赛成果等相结合。加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核,充分做好实验室项目前期论证和储备工作。

16.做好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专家组评估报告,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认真做好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健全完善“标准-评估-反馈-整改-跟踪”质量保障闭环机制,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保障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17.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健全完善“教务处牵头+创新创业学院与校团委协同+各学院共同参与”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激励师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项目,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各类竞赛奖励5项。加快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出台创客培育实践中心第三期使用管理方案。建设创新创业课程1门,建设高质量教材或教学案例集1部,组织创新创业教师培训10人。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00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及以上奖励不少于12项。结合市场经济实际,持续引进优质企业,力争入驻率达80%以上。组建“挑战杯”校级参赛队伍不少于200支。省级参赛队伍不少于10支,获省级及以上奖励不少于10项。

三、深入推进申博工作,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

18.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和学位点建设取得突破。出台《深化“学科建设突破年”工作方案》,巩固拓展学科建设突破年活动。围绕博士授权点基本条件,重点抓好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提质增效工作。重点加强统计学科的科学研究,攻坚国家级科研项目、权威期刊论文发表及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等指标,高质量完成申博目标任务。重点加强应用经济学科的学科团队建设,攻坚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在省部级人才称号或在国家(国家社科、自科及教育部)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上的突破。

19.做好硕士学位点申报评估。完成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二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和翻译、农业、戏剧与影视三个专业学位类别的申报及相关后续工作。积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税务、审计、法律、电子信息、公共管理、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等7个学位授权点评估核验准备工作。

20.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好2024年研究生复试及2025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的组织工作。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加大研究生教学优秀成果与研究生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的培育工作。强化研究生导师遴选、培训与考核,切实发挥好校外兼职导师作用。发布2023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召开第四届研究生学术月活动,加强研究生创新基金立项评审结题管理,充分发挥科研育人效果。

四、紧跟学术前沿,着力加强科学研究

21.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修订科研业绩认定、量化、奖励办法,完善三类权威期刊以上中文、外文期刊认定目录,提高C刊绩效核算标准,规范成果认定程序,强化标志性科研成果引导,激励教师科研产出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向学校申博目标聚焦。

22.加强科研基地和科研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基地目标考核和动态管理,修订《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探索形成“管理-考核-奖励-预警-摘牌”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凝练基地学术研究方向,推进有组织的学术聚集性科研。加强国家统计局决策服务研究,鼓励跨学科开展交叉融合研究。将科研基地建设与学科建设、课题申报相结合,积极打造科研基地特色。发挥雁塔学者学术带动与辐射作用,增强学术凝聚力。选拔培育科研苗子,建立科研梯队,培养领军人才,打通“项目申报-论文发表-成果获奖-团队形成-高峰引领”的科研人才成长路径。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3-5个。紧密围绕新秦商人才培养,积极挖掘秦商文献,持续推进新秦商培养基地建设。

23.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深度挖掘社科、自科潜力,精准推进纵向科研项目培育攻关,做好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申报。争取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80项以上,其中:省自科二等奖以上1-2项,全国知名专项奖1项。持续推进横向科研项目优化,提高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委托项目占比。学校整体科研经费不低于4000万元。组织参评各类厅局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培育并推荐申报国家或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着力推进核心论文、权威论文、学术著作稳中有增,中文权威期刊论文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力争在高水平B类以上期刊发表高层次论文2篇(本单位第一作者),在C类以上期刊发表高层次论文4篇(本单位第一作者)。完成高水平外文专著1部。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3场。积极争取新增项目落地“秦创原”。

24.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与国家统计局等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发布高质量研究成果,做好《咨政要报》上报工作。持续提高中省《成果要报》刊用量,力争4项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被政府采纳,其中获正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3项。

25.持续增强“两刊”学术影响力。着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大开放办刊力度,拓展学术合作交流,强化专题栏目建设,积极邀约高质量文章,提高发文转引量和转载率,推进“两刊”长英文摘要规范化管理。

五、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提质增效

2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文件,对教授评审进行分类评价。围绕“申博”目标,在学院(部)教师队伍试点设置“特设岗位”,探索“校招企用”机制,做好多渠道人才补充与支撑。持续推进服务社会化,降低计划外用工数量和用工风险,稳步开展劳务派遣用工改革。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应用,调整年终奖励绩效分配。

27.加强人才引培与关怀。积极引培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并服务高层次人才申报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力争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及以上各类人才3-5人,新入选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1-2人。新增博士生导师3-5人。制定《博士招聘方案》,全年引培博士80名以上。持续实施“青年英才发展计划”“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完善《高层次人才从事学术工作支持办法》,充分发挥导向与激励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优化“雁塔学者”岗位设置,强化雁塔学者团队考核管理,修订《“雁塔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提升雁塔学者及团队成员标志性成果产出成效。关怀高层次人才成长,加强沟通联络,搭建发展平台。

28.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建设校院两级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训,开展“数字+教学”培训活动。组织骨干教师赴国内高水平大学培训研修,支持教师赴国内访学。选树师德先进典型,抓好突出问题整治,弘扬优良师德师风。

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凝聚健康成长成才工作合力

29.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加强“诚信教育”“社会调查+思政教育”等品牌育人工作,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强化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涵养优良学风。加强宣传引导与辅导,力争本科学生总体升学率达到11%。按要求做好辅导员职务评定和入编工作。完善辅导员管理体系,强化辅导员培训培养与关爱,修订《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

30.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完善美育、劳育教育措施,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赛事,引导大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扶与励志相结合,精准规范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推进心理育人系列实践活动,强化心理危机防御体系。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修订《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进步奖实施办法》,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做好征兵宣传和军训工作。

31.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深入开展校院两级书记校长(院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强化校政企合作,有效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建立招聘单位信息库,积极拓展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岗位,举办陕西省财经类高校联盟招聘会1-2场,100家企业规模招聘会3-5场,行业区域组团招聘会3-5场,网络招聘会1-2场,常态化开展企业专场宣讲。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编撰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报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专项行动,鼓励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组织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实现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2.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一院一品”等活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成长成才。评选“十佳青年”“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强化思想引领,发挥示范作用。

七、持续深化开放办学,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效能

33.提高国际交流合作质量。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新增国际联合培养项目3个。推动设立1-2个国际化教育联盟或科研平台,举办国际会议2场。引进国(境)外人才2-3名。推进师生访学交流,组织实施本科生出国(境)交流30人次,研究生出国(境)访学20人次。

34.深入推进社会合作。加强与国家统计局等政府部门联系,完善校地、校企、校际合作长效机制,争取广泛社会支持,强化签约合作单位签约任务的落实与督办。加强与校友联系,组织多种形式活动促进沟通交流。推进校友会建设,筹建2个以上地方校友会及海外校友会。规范基金会管理,开发“小微捐赠”项目,争取更多校友资金支持。

35.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工作,在第三方评估、科研课题、乡村振兴培训方面取得新成绩。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驻村干部桥梁作用,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完成《农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任务。

36.扩大继续教育规模。稳妥发展学历教育,做好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3个专业申报工作。挖掘高质量培训项目,力争学历教育净收入600万元以上,培训收入1000万元以上,实现培训中心(楼)年均入住率达40%以上,培训楼住宿收入不少于500万。拓展培训渠道,建成“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高质量培训基地。

八、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保障与服务能力建设

37.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落实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持续推进学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期汇总,分析研判,推进落实。制定《年度单位目标任务书》,修订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提高年度考核科学性实效性。

38.提升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工作效能。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重点攻坚工作的管理服务力度。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部门年终绩效考核。积极筹措资金,办学经费逐年增长。加强财务报销、合同管理、预算项目等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大监察与监督力度,做好财务收支等内部审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修缮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和采购项目预算审核工作。加快长安校区快递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学校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规范招投标及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加强资产管理,提升资产利用率。

39.做好校园基本建设工作。完成长安校区15号学生公寓建设。推进长安校区17、18号学生公寓及老校区学生公寓提升改造项目立项工作,积极对接省发改委,争取获得在建项目中省预算内基建资金、政府专项债券等基建资金的支持。

40.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加强精细化能源管理,推进节能降耗项目落实,优化资源管理,建设绿色校园。增强服务意识,实行“服务承诺制”,及时回应师生诉求。加强餐饮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美化校园环境,完善线上报修系统,提升后勤服务信息化及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并配合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长安校区锅炉房区域二期改造建设。

41.优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网络安全、数据融合、信息共享、移动校园、5G专网等建设进程,丰富校级业务流程平台,扩展在线事务办理内容及范围,持续完善校园网数据中心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适时举办校内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图书资料特色化建设,优化文献采购方案,服务师生科研与学习需求。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及档案管理系统升级,加强档案资源挖掘、研究和传播,启动学校口述档案工作。加强校医院硬件设施和医护队伍建设,开拓中医、口腔诊疗服务,优化就医流程。密切关注并持续做好流行性传染病防治防控,最大限度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下一条:关于印发《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闭